二翁登泰山
佚名〔未知〕
昔有二翁,同里而居。甲翁之妻子去乡,唯叟一人而已。一日,叟携酒至乙翁第,二人对酌,不亦乐乎!乙翁曰:“向吾远游冀、雍,然未尝登泰山,君有意同行乎?”甲翁曰:“是山余亦未登,然老矣,恐力不胜。”乙翁曰:“差矣,汝之言!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,今吾辈方逾六旬,何老之有!”甲翁曰:“甚善!”翌日,二翁偕往,越钱塘,绝长江,而至泰阴。夜宿,凌晨上山。乙翁欲扶之,甲翁曰:“吾力尚可,无需相扶。”自日出至薄暮,已至半山矣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从前有两个老翁,住在同一个巷子里。甲翁的妻子、子女离开故乡,只有他自己而已。一天,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,两个人一起喝酒,十分快乐!乙翁说:“以前我曾去冀、雍两州游玩,但是没有登过泰山,你愿意和我一同出行去登泰山吗?”甲翁说:“这山我也没有登过,然而我老了,恐怕力气不够。”乙翁说:“你这话说的不对!以前的愚公,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,现在我们才过六十,哪里老呢!”甲翁说:“那太好了!”第二天,两个老人一起去,经过钱塘,横渡长江,走到泰山脚下。晚上住下休息,凌晨上山,乙翁要扶甲翁,甲翁说:“我的力气还可以,不用扶我。”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,已经爬到半山腰了。
注
寓意
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,就能战胜客观困难,取得胜利。
有志者事竟成!
只要心中确定了目标,又付诸行动,就一定能成功!
简析
这则文言文讲述了两个老翁共登泰山的故事。文中不仅展现了两位老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,还体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“老当益壮”的道理,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,是“有志者,事竟成”这句话的真实写照。
鉴真东渡日本
佚名〔未知〕
唐高僧鉴真,本姓淳于,扬州江阳人,年十四出家为僧。稍长,遍游长安、洛阳,寻问名师,专研戒律。唐天宝元年,应日僧普照辈延,东渡日本。然东海风骤浪高,或船覆,或粮匮,或失向,历十二载,五渡未成。其时僧目盲,唯志不渝。天宝十二载,竟至日,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,授戒法。
纥干狐尾
佚名〔未知〕
并州有纥干者,好戏剧。邑传言有狐魅,人心惶。一日,纥干得一狐尾,缀于衣后,至妻旁,侧坐露之。其妻疑为狐魅,遂持斧欲斫之。纥干亟云:“吾非魅。”妻不信。走,至邻家,邻家又以刀杖逐之。纥干叩头谢:“我纥干也,第戏剧耳。何意专杀我?”
少年志存高远
佚名〔未知〕
昔有一少年,家贫甚,伐薪自食,夜则映月以览。邻村有富者,衣锦食肉,恒炫于众。一日富者出猎,左右持弓,鹰犬罗后,途与少年遇。富者众辱之,曰:“尔贫如此,尚不及吾之鹰犬。”少年不应。富者复曰:“尔随吾后,与鹰犬同逐狐兔,先得者赏尔!”少年作色曰:“吾虽家徒壁立,然志存高远,非若等鼠类可比!”左右欲殴之,少年瞋目斥之:“尔辈亦鹰犬也!”不顾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