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平乐·风光紧急
朱淑真〔宋代〕
风光紧急。三月俄三十。拟欲留寄计无及。绿野烟愁露泣。
倩谁寄语春宵。城头画鼓轻敲。缱绻临歧嘱付,来年早到梅梢。
注释
意谓取得迅速。用笔亦跳脱。贾岛《三月晦日寄刘平事》:“三月正当三十日,风光别我苦吟身,劝君今夜不须睡,未到晓钟又是春。”不独这句用贾岛诗句,即全篇之意亦与之略同。
上片押入声韵,声情高亢。结尾倒插一句写景。如把“绿野”这句放在开头,就显得平衍了。
倩:叫人代为。音“请”去声。
城楼定时击鼓,为城门坊门启闭之节。每日击二次,五更三筹击后,听人行,昼漏尽击后,禁人行。每次击数百下,曰鼕鼕鼓。如白居易《城上》:“城上鼕鼕鼓,朝衙复晚衙。”孙洙《菩萨蛮》:“楼头上有三冬鼓。何须抵死催人去。”是唐宋时均然。
三月三十夜,才是春光的最后一霎,所以要“寄语春宵”
创作背景
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。朱淑真的丈夫曾在江南做过几任官,带着朱淑真“从宦东西”。但是,跟着一个在感情上与自己格格不人的男人宦游他乡,这更使得朱淑真日处愁城,挥弹不尽思乡之泪。不久,朱淑真的丈夫又寻到了新欢,竟然将朱淑真抛弃了。怎样才能排遣自己心头的苦闷,从不幸中解脱出来,朱淑真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,并频频地与他幽会。但是,这种令人难忘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,他们不得不分手,于是她就写下了这首送别意中人之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周海霞,闫言编. 诗文里DE趣味故事 2[M].长春: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2014 ,158.
简析
词的上片写春将匆忙离去,因无法留住她,整个绿色原野为之悲伤,雾气愁苦,露水哭泣;下片写只好轻敲画鼓,请鼓声嘱咐临行的春夜明年早点来临。全篇不出现人,全用比兴手法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送别场面,但惜春之意全出,构思奇妙,妙趣横生。
赏析
唐贾岛《三月晦赠刘评事》诗云:“三月正当三十日,风光别我苦吟身。共君今夜不须睡,未到晓钟犹是春。”命意新奇,女词人朱淑真因其意而用之于词,构思更奇。
词的起句便奇突。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、迷人写来形容,与“紧急”搭配很是奇特。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。紧补一句“三月俄三十”,此意则跃然纸上。这两句属于倒置,比贾诗从月日说起,尤觉用笔跳脱。
一般写春暮,止到三月,点出“三十(日)”,更见暮春之“暮”。日子写得如此具体,读来却不板滞,盖一句之中,已具加倍之法。而用一“俄”字渲染紧急气氛,比贾句用“正当”二字,更有生气。在三月三十日这个临界的日子里,春天就要
朱淑真
朱淑真(约1135~约1180),号幽栖居士,宋代女词人,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。南宋初年时在世,祖籍歙州(治今安徽歙县),《四库全书》中定其为“浙中海宁人”,一说浙江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于仕宦之家。夫为文法小吏,因志趣不合,夫妻不睦,终致其抑郁早逝。又传淑真过世后,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。其余生平不可考,素无定论。现存《断肠诗集》、《断肠词》传世,为劫后余篇。 396篇诗文 88条名句
少年游·并刀如水
周邦彦〔宋代〕
并刀如水,吴盐胜雪,纤手破新橙。锦幄初温,兽烟不断,相对坐调笙。
低声问:向谁行宿?城上已三更。马滑霜浓,不如休去,直是少人行!
八声甘州·对潇潇暮雨洒江天
柳永〔宋代〕
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唯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(凄紧 一作:凄惨;唯有 一作:惟有)
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。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争知我,倚阑杆处,正恁凝愁!(阑 一作:栏)
蝶恋花·越女采莲秋水畔
欧阳修〔宋代〕
越女采莲秋水畔。窄袖轻罗,暗露双金钏。照影摘花花似面。芳心只共丝争乱。
鸂鶒滩头风浪晚。雾重烟轻,不见来时伴。隐隐歌声归棹远。离愁引著江南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