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落梅二首

陆游 陆游〔宋代〕

雪虐风饕愈凛然,花中气节最高坚。
过时自会飘零去,耻向东君更乞怜。

醉折残梅一两枝,不妨桃李自逢时。
向来冰雪凝严地,力斡春回竟是谁?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寒风逞威,冰雪肆虐,愈显出梅花正气凛然,百花之中,就数她的风骨高坚。
冰消雪融,本就应该飘零败落,耻于向春神去乞讨恩怜。

醉里折下一两枝残梅独自观赏,哪管已值春风得意桃李绽蕾。
试问冰雪严寒凝大地,是谁顶风冒雪力挽春归?

注释
雪虐:冰雪肆虐。
风饕(tāo):寒风逞威。
自会:本应该,理应当。
东君:指春神。传说春神主管花木生长。这里借喻朝廷。
妨:损害,这里指折摘的意思。
桃李:原指桃花、李花。这里借喻逢时得志的朝中权贵。
凝严:即严凝,寒冷的意思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这两首歌颂梅花的高洁与坚贞,描写花时将过的落梅,托意高远,读来给人以新的体验。

  第一首首两句歌颂梅花与暴力(雪虐风饕)顽强抗争、不向时势(东君)低头的高洁气质和坚贞节操。“愈凛然” 三字,突出了恶劣环境下梅花的一身傲骨,这种气节,被诗人赞为“花中之最”。三四两句对这一评断作出了有力的实证。梅花的飘零陨落,并非屈服由于外力的逼迫,而是出于坚贞高洁的品性,宁愿零落成泥,也决不趋时附势,向人乞怜。她的“落”,不是无可奈何的凋谢,是宁折不弯的牺牲,这正是最高坚的“花中气节”。

  第二首把桃李与梅花两相对比,鄙夷于桃李的逢迎得意之态,肯定和赞颂了梅花力挽春回的功绩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陆游所处的年代,正是南宋前期,民族矛盾异常尖锐,山河破碎,人民流离失所。在严酷的现实面前,他为统一祖国,收复河山,始终坚持抗战,虽屡次受到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、打击,但他百折不挠,坚贞不渝,为实现自己的理想,奋斗不止。南宋淳熙十五年(1188年),陆游最后一次入朝作官,次年即因指陈时弊被贬斥,退居故里山阴。三年后(1192年)的冬末,写此《落梅二首》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李吉林主编. 新课程读本 小学情境语文 六年级 情境教育[M]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2004 ,107.
2、 赵连山. 科室人员技能手册[M].沈阳:辽宁人民出版社,1992 ,551.

简析

  《落梅二首》是一组七言绝句。第一首诗赞扬了梅花不怕“雪虐风饕” 的高尚气节,也抒发诗人耻于“乞怜东君”的情操;后一首歌咏梅花“力斡春回”的气概,以寄托自己的远大抱负,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。全诗寄情寓兴,借以自喻,表现了诗人的心怀和情操,读来隽永有味、耐人品赏。

陆游

陆游

陆游(1125年11月13日-1210年1月26日),字务观,号放翁,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尚书右丞陆佃之孙,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,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。宋高宗时,参加礼部考试,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。嘉泰二年(1202年),宋宁宗诏陆游入京,主持编修孝宗、光宗《两朝实录》和《三朝史》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《渭南文集》《南唐书》《老学庵笔记》等。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,其诗语言平易晓畅、章法整饬谨严,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,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。 10236篇诗文  1143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游褒禅山记

王安石 王安石〔宋代〕

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,而卒葬之;以故其后名之曰“褒禅”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里,所谓华山洞者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余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犹可识曰“花山”。今言“华”如“华实”之“华”者,盖音谬也。

  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记游者甚众,所谓前洞也。由山以上五六里,有穴窈然,入之甚寒,问其深,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,谓之后洞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尽。”遂与之俱出。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右,来而记之者已少。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方是时,余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明也。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,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

  于是余有叹焉。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

  余于仆碑,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,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,何可胜道也哉!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。

  四人者:庐陵萧君圭君玉,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

 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,临川王某记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临江仙·试问梅花何处好

张孝祥 张孝祥〔宋代〕

试问梅花何处好,与君藉草携壶。西园清夜片尘无。一天云破碎,两树玉扶疏。
谁擫昭华吹古调,散花便满衣裾。只疑幽梦在清都。星稀河影转,霜重月华孤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寒菊

郑思肖 郑思肖〔宋代〕

花开不并百花丛,独立疏篱趣未穷。
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